DQ11S
“我感觉我今年的整个二月被抹掉了”,这是我最近常跟朋友会面聊天时候的开场白,在这里我打算最后一次说,随后就不再提及(详尽的记录在历劫记里,我还没沉淀完),继续前行。我妈上周四来办公室探班,借口是“想在ipad上用腾讯视频看vip电视剧整不明白了”,而我嘴上说今年不能在家过年是因为很久以前就安排了岳父母一起去厦门行,实际上是不自觉地在疏离家人吧。跟我妈互相吐槽了一会儿,觉得思绪拥堵的情况改善许多,期间她打电话去跟我爸确认,说物业的人已经答应了帮我奶奶把院子里的树砍喽,叫他不要自己动手,没成想我爸已经先人一步砍完了。我爸因此轻微地负了伤,树枝刮到眼睛,肿了,马上七十岁的人了还在每天被奶奶当小当家呼来唤去的,我则是在心里默默怨奶奶为啥非得跟这棵树较劲,院子里本来就有的东西,能说砍了就砍了么。

Read more »

日本語を上達させたいなら、たくさん練習していかなきゃ。

Moved to Tears

Ended up being moved to tears when I read the last paragraph of the book “Désert d’amour”. I thought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 and my son. I have to say Mauriac is a tough writer of emotional depiction.
Never See U Again

Read more »

Nothing

你也配当十二衩

夫人某日忽然说道,“你知道秦可卿吧?红楼梦里,我最近听那个抖音上讲人性的那个女的就说,这秦可卿其实是跟老公公乱搞啊!”,我想起来七八年前被白先勇先生的讲座带着,买了程乙本的红楼梦,我翻找豆瓣上之前家里有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红楼梦版本,发现我在十年前写了短评:

去年7月入手kindle之后就开始重读,之前只坚持到八十回,后面的因非雪芹先生亲笔,没能读下去,这次终于花了十个月时间读完了,我琢磨我可能还会在人生其他阶段再读。

Read more »

Don't tell anyone
Since the last time I yarned a full English blog, it has been a long while, like a century. I should note down what I am doing on my website, it used to be a portfolio only. But the longer I put effort into it, the more spectacularly I am expecting it should be. It seems that the site will never end.

Read more »

Numb
2023年过去的时候,我再次进入停滞状态,有联系的两个工作项目相继进入贫矿带。我逐渐被环境同化到了一个触手可及的地步,在咖啡店年会性质的酒局上,几位好友先是叹到“你怎么有白胡子了!”,我将席间有的所有酒一一品尝后,进入酒精兴奋状态,又迎来了一阵阵的“今天的董事长怎么变形了呢!” 我在太阳穴胀痛的状态下说到:“我们终将活成自己讨厌的成年人模样,或多或少”。
这周一和夫人忽然聊到目前的困境,夫人再一次说到,要不咱们租约满了就不再续租了,我想想确实也是,现在工作室内的我,不过是关起门来逃避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罢了,我开始对拒绝变化的夫人和被无奈的教育环境压迫到毫无内驱动力小肚鸡肠的儿子无比厌烦。与我刚刚开始时对工作室的期许偏离已经较大了。夫人这次再次提及,我习惯性的思维反抗了一下,随后第二天,我忽然觉得如同高墙崩塌一般,觉得可能真的没有必要在维持这种状态。我开始设想如何交接这个房间,怎样布局带回家去的三张桌子,以及要不要自己买一台咖啡机开始节省起来。三年间,我成功结交了一群没有利害关系的好友,唯一有金钱来往的朋友,已经进入平行状态,再难交集。目前的积蓄虽然远未及警戒线状态,但习惯多年让自己处于略微优势状态的我再次开始恐慌了,2024年开年我就再次进入倒计时状态,与去年不同的是,我的固定开销叠加了学区房房租,我与夫人的基础社保,以及孩子必须的补课开销。孩子很多次不愿意去理解为什么假期的时候还要去上课时,我再难心态平和地跟他讲道理,提升他对这件事的意识高度,因为那样会占用他写其他作业的时间。

Read more »

remind U
在阅读这本陶渊明传之前,残留在我脑袋里最后跟陶渊明相关的记忆居然是MC Hotdog的九局下半歌词:
“古代有陶渊明清高,不为五斗米折腰,但是我向青春借贷款,可是利息太高。”
作为说唱歌手的词,听起来不过是拿来铺垫韵律的过场,不过这也从侧面可以看出陶渊明在中华文化圈的影响力之大,在台湾亦然。
这本书算是详细介绍了陶渊明家族的兴衰历史,在后面,结合陶渊明整个人生中各个阶段的背景描述,再结合他的存世作品一一对照译文,帮我快速重新了解了这位名家的轶事。其中几个部分我觉得说的很棒,摘录如下,方便以后记忆。

Read more »

Beat it

之前我本来想写一篇最近我一个人在家过周末的情况,这在当下的陪读情况下堪称奢侈,一般来说我周六上午离开陪读的房子,在那之前我都会尽我所能把孩子周末学习要使用的各种资料打印,准备好,尽可能安抚孩子和老婆的情绪,为得到一个安宁的周末做铺垫。随后我就会坐地铁回本部,在地铁上完成每日的基础单词学习,把多邻国打卡做足分量,下车后会直接去距离家最近的咖啡店,一般到店的时候是上午11点多,我会在d店里读书到12点半,起身收拾好东西,向店员妹妹投去告别的信号后,得到对方的“慢走”回复,开始往家走。在路上点好外卖,通常是街边小吃,麻辣烫,鸡骨棒,麻辣串,炸货,或者是过桥米线之类的,都是在我印象深处最馋的物事,然后回家瘫坐在沙发上听几期反贼言论…

Read more »

关于打口CD,我在维基百科上找到了比较全面的说明词条 打口

打口是指西方市場積壓的音像製品處理後被作為塑料垃圾進口,卻以音像製品的身份在中國各地的非主流渠道進行流通,源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化產物和文化現象,在東歐、拉美及西方國家內部也一定程度的存在。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这是进入我们海关后被因为非法走私截获的商品,而海关在象征性销毁后进行私下的二次流通牟利,却不料真相是从根源上就是作为塑料垃圾进口的。

Come together

很久以前我有一张打口CD,我只记得叫”Come together”,差不多是1996,1997之间的事情,我跟我爸去沈阳的大西电子市场买VCD,在众多打口CD摊位上,我找到了为数不多的一张勉强认识的英语封面,我当时念成了Come to get her,心里想着这是要把谁接走呢。那是我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听Beatles的歌,我当时觉得都十分好听,而且很容易学,彼时没有互联网,我是快上大学前才知道那一整张其实都是Beatles,但应该是美国的乡村音乐歌手对其进行的翻唱合集,上了大学之后,我还将它带到学校,反复地听。这个奇怪的解除渠道,导致我一直感觉这张专辑里的“Yesterday”, “If I fell”,才是正宗的唱法,去听Beatles原版的时候会觉得扎耳。因为被打了口的原因,我始终听不到第16,17首歌。只是我终究大学四年,都没有想着仔细阅读CD内页上本身附带的详细的背景故事,大四毕业的时候,我把这张CD卖了,5块钱。

几日前与Haojen聊天时,用到了all in vain这个短语,触发了这个回忆的开关,我想起那原来是一首Beatles的歌,而我第一次听到就是在上述的专辑里,利用现在的网络检索能力,我顺利地购回了这张专辑的完整版本,35元,我又补全了记忆的一个残片。专辑的全名叫:
“Come together – America Salutes The Beatles”,
这次由于英语的进步,我详细阅读了CD小册子上的序言,借用里面的一小段,比较准确地定义了这张专辑的创作初衷:

Although the Beatles as such existed for only seven short years, their musical and cultural legacies are immeasurable. The possibilities of their music, the many complex worlds living in the incredibly rich Lennon-McCartney body of work — these are just beginning to be explored.
America Salutes The Beatles, as one such exploration, might well be called “The Beatles’ children say ‘Thanks, Dads.’”

尽管披头士乐队只存在了短短七年,但他们的音乐和文化遗产却是不可估量的。 他们音乐的可能性,以及生活在极其丰富的列侬-麦卡特尼作品中的许多复杂世界——这些才刚刚开始被探索。
America Salutes The Beatles,作为这样的探索之一,应该算是 “被披头士乐队影响的孩子们在说‘谢谢,爸爸’”。

有趣啊,有趣。

Come together

TLDR

我尝试将整篇翻译下来,.
以下为CD内页的序言译文:

来自宇宙的另一边,它来了!
史无前例…无礼的傲慢…令人惊讶的虔诚…并且令人耳目一新:美国对披头士乐队的入侵!
当披头士乐队入侵美国时,他们所做的不仅仅是从缅因州到加利福尼亚州建立披头士狂热。 他们发起了对美国流行音乐的彻底清理和改造。 当时洛克已垂死挣扎:巴迪·霍利死了,查克·贝瑞在联邦监狱里,小理查德正在传福音,杰里·李·刘易斯因道德指控被赶出城,而埃尔维斯则被好莱坞压制了。 法比安(Fabian)和鲍比·维(Bobby Vee)等人则经营着商店。
然后披头士乐队袭击并烧毁了这些旧格局。1962年,公告牌排行榜上最畅销的专辑是米奇·米勒和帮派的《Holiday Sing Together with Mitch》。 1963 年排名第一的专辑是 Allan Sherman 的《My Son, the Celebrity》; 而到了1964年,变成了“遇见披头士乐队!” 1964 年排名第二的专辑是“披头士第二张专辑”。 排名第五的专辑(在《Hello Dolly》的两个版本之后)则是披头士乐队的《A Hard Day’s Night》的原声带。

美国流行音乐一夜之间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流行音乐工厂——契约词曲作者为契约歌手创作出非个人化的热门歌曲,而契约歌手得到契约工作室演员的支持——已经过时了。 他们被披头士乐队的新愿景所取代,即音乐家/歌手自己创作材料,自己录制,并几乎掌控自己的音乐命运。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流行音乐的民主化是利物浦乐队的成果,同样重要的是,披头士乐队的音乐实力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美国的影响。 他们充分利用了巴迪·霍利和查克·贝里的优势。 早期他们录制了卡尔·帕金斯的主力歌曲《Honey Don’t》和《Everybody’s Trying to Be My Baby》,约翰·列侬承认《Please, Please Me》欠罗伊·奥比森巨大的恩情。 当披头士乐队在破旧的汉堡俱乐部演出时,他们的最先购买的就是华丽的美国牛仔靴。
1962 年,当布鲁斯·频道(因《Hey Baby》而出名)以披头士乐队为开场曲在英国巡演时,频道的口琴演奏家德尔伯特·麦克林顿与披头士乐队的约翰·列侬成为了好朋友,并教列侬如何吹奏口琴。 其结果就是促成“Love Me Do.”的创作。
尽管披头士乐队只存在了短短七年,但他们的音乐和文化遗产却是不可估量的。 他们音乐的可能性,以及生活在极其丰富的列侬-麦卡特尼作品中的许多复杂世界——这些才刚刚开始被探索。

America Salutes The Beatles,作为这样的探索之一,应该算是 “被披头士乐队影响的孩子们在说‘谢谢,爸爸’”。

歌曲和歌手:
《I’II Follow The Sun》揭示了保罗·麦卡特尼 (Paul McCartney) 对 1959 年年轻爱情的看法,并展示了早期巴迪·霍利 (Buddy Holly) 对列侬·麦卡特尼 (Lennon-McCartney) 的影响。 大卫·鲍尔完美地捕捉到了这种感觉,这次拍摄一劳永逸地证明了披头士乐队最需要的是一把钢吉他。
《Something》由乔治·哈里森 (George Harrison) 创作,灵感来自两个:他的妻子帕蒂 (Pattie) 和 1968 年詹姆斯·泰勒 (James Taylor) 的歌曲《Something In The Way She Moves》。 坦尼娅·塔克(Tanya Tucker)将其唱为“something”,一首激烈而火热的情歌。
《One After 909》是约翰于 1957 年首次尝试创作一首美国铁路歌曲。 保罗嘲笑它“不成熟”。 威利·尼尔森将其翻译为一首清脆、动人的洗牌歌曲,一首翻腾的公路歌曲。
《漫长而蜿蜒的道路》讲述的是 B842 公路,这是一条通往苏格兰保罗高地公园农场 (Paul’s High Park Farm) 的名副其实的漫长而蜿蜒的道路。 约翰
贝瑞以赞歌的心情诠释了这首歌,捕捉到了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感觉和精神。
《Come Together》是约翰·列侬 (John Lennon) 最初为蒂莫西·利里 (Timothy Leary) 创作的一首竞选歌曲,当时蒂莫西·利里 (Timothy Leary) 在 1969 年与罗纳德·里根 (Ronald Reagan) 竞选加利福尼亚州州长,但未果。相反,利里因持有毒品入狱,《Come Together》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收录在专辑《艾比路》中。 约翰的老朋友兼口琴教练德尔伯特·麦克林顿(Delbert McClinton)将这首歌变成了一首杂乱的路边小屋洗牌曲,并带有刺耳的竖琴独奏。
《如果我跌倒了》是为电影《艰难的一天之夜》而写的,尽管约翰后来说,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自传,讲述了他与辛西娅的婚姻中遇到的困难。 在萨米·克肖 (Sammy Kershaw) 的手中,《如果我跌倒》(If I Fell) 展现了披头士乐队永恒的天才。

From across the universe, here it comes!
Unprecedented… impudently arrogant…astonishly reverent…and refreshingly relevant: the American invasion of the Beatles!
When the Beatles invaded America, they did more than establish Beatlemania from Maine to California. They instigated a thorough housecleaning and revamping of American pop music. Rock was then moribund: Buddy Holly was dead, Chuck Berry was in federal prison, Little Richard was preaching the gospel, Jerry Lee Lewis was run out of town on a morals charge, and Elvis had been neutralized by Hollywood. The likes of Fabian and Bobby Vee were running the shop.
Then the Beatles hit and burned the building down. In 1962, the best-selling album on Billboard’s chart was “Holiday Sing Along with Mitch” by Mitch Miller and the Gang. In 1963 the No. 1 album was “My Son, the Celebrity” by Allan Sherman; in 1964, it was “Meet The Beatles!” The No. 2 album in 1964 was “The Beatles Second Album.” The No. 5 album (after two versions of “Hello Dolly”) was the Beatles’ soundtrack to “A Hard Day’s Night.”
American pop music was revolutionized overnight. The pop music factories–where indentured songwriters cranked out impersonal hits for indentured singers who were backed by indentured studio players–became obsolete. They were replaced by the Beatles’ new vision of musicians/singers who wrote their own material, recorded it themselves, and pretty much took charge of their own musical destinies.
As ironic as it is that the democratization of American popular music was the result of a group from Liverpool, no less significant is the fact that the Beatles owed much of their musical prowess to American influences. They drew heavily on the strengths of Buddy Holly and Chuck Berry. Early on they recorded such Carl Perkins workhorses as “Honey Don’t” and “Everybody’s Trying to Be My Baby,” and John Lennon acknowledged that “Please, Please Me” owed an enormous debt to Roy Orbison. When the Beatles were playing in the seedy Hamburg clubs, their first major purchase was flashy American cowboy boots.
And, in 1962, when Bruce Channel (of “Hey Baby” fame) was touring the U.K. with the Beatles as the opening act, Channel’s harmonica player, Delbert McClinton, became great friends with the Beatles’ John Lennon and taught Lennon how to blow harp. The result was “Love Me Do.”
Although the Beatles as such existed for only seven short years, their musical and cultural legacies are immeasurable. The possibilities of their music, the many complex worlds living in the incredibly rich Lennon-McCartney body of work — these are just beginning to be explored.

America Salutes The Beatles, as one such exploration, might well be called “The Beatles’ children say ‘Thanks, Dads.’”

The songs and the singers:
“I’II Follow The Sun” revealed Paul McCartney’s take on young love in 1959 and shows the early Buddy Holly influence on Lennon-McCartney. David Ball captures that feel perfectly and this take proves for once and for all that what the Beatles needed most was a steel guitar.
“Something” was written by George Harrison and had two inspirations: his wife Pattie and a 1968 James Taylor song titled “Something In The Way She Moves.” Tanya Tucker sings it as “somethin’,” a fierce and torchy love song.
“One After 909” was John’s early attempt — 1957 — to write an American railroad song. Paul derided it as “unsophisticated.” Willie Nelson translates it as a crisp, moving shuffle, a churning road song.
“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 is about the B842, the literally long and winding road leading to Paul’s High Park Farm in Scotland. John
Berry interprets the song in an anthemic mood and captures the feeling and spirit of coming home to a loved one.
“Come Together” was a song that John Lennon originally wrote as a campaign song for Timothy Leary’s abortive attempt to run for governor of California against Ronald Reagan in 1969. Instead, Leary went to prison for drug possession, and “Come Together” became part of the “Abbey Road” album. Delbert McClinton, John’s old friend and harmonica instructor, turns the song into a rough-and-tumble roadhouse shuffle, with a biting harp solo.
“If I Fell” was written for the movie “A Hard Day’s Night,” although John later said that it was largely autobiographical and dealt with difficulties to do with his marriage to Cynthia. In Sammy Kershaw’s hands, “If I Fell” demonstrates the timelessness of the Beatles’ genius.

上周收到《双月城的惨剧》带回家时,打算在陪伴儿子写作业时顺便看两眼,给孩子持续加强老父爱阅读的印象,实际上基本没能达成,孩子的课业量巨大,我需要一直助力,我很难想象儿子在进入社会之前有什么机会真正热爱上读书。他在看到书外封皮上单手持剑的黑色骑士时,很不理解地问我,“爸爸,实际对战的骑士,哪儿有用单手剑的啊?你看三国那个电视剧里三英战吕布刘备用双手剑,要实战的话不一下就被吕布用戟给杵下去了,根本够不到”,我嘴上说着,嗯其实骑士们都是要佩剑的,印象中那个雅可大卫画的拿破仑翻阿尔卑斯山好像拿破仑高举的右手就比划着一个啥,但是实际去查了之后发现他啥也没拿,于是我继续查询这方面的例子,最后勉强用亚瑟王振臂高呼的剧照证明了自己的想法,儿子最后还是撇下一句“你找的这个不也是剧照嘛”,去写作业了。说远了,让我们说回《双月城的惨剧》。

丫怎么还倒着拿啊

如果说在中文语境内,有所谓的精神日本人,精神美国人的定义,那么日本应该是有所谓的精神欧洲中世纪人,日本的整个ACGN产业中,此类作品层出不穷,日本的各种创作者们,不遗余力地将其转化成为了一种带有明显日本特色欧式风格,远一点的手冢治虫的《缎带骑士》, 进到我最近痴迷的《葬送的芙莉莲》,其美术风格,服饰,建筑,无不脱胎于真实的欧洲环境,但是已经完全附加了日本式的细腻修改,我暂且将其称之为可以与Dungeons & Dragons式奇幻世界比肩的“幻想欧洲”。如同印度的咖喱在日本被变化成日式咖喱一般,被去除了印度本地强烈的香辛料配比,变得温和甚至微微发甜,日式的幻想欧洲里,建筑物的轮廓变得细腻柔和,盔甲上少了许多磨砺和对战的痕迹,人物更不用说了,猫化的颅骨,精细的眉眼,这属于最不欧式的变化。不过这不妨碍这种狂热下创造出美轮美奂的舞台,既然都是虚构故事,那么其实发生在哪里都没有那么必要了。

本作中,配发示意图,给出人物说明表的风格,十分古典,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种推理小说的做派,开篇对双月城历史背景,实际风光的描述是十分质朴细腻的,代入感很强,故事的推进和冲突也中规中矩,和以往阅读推理小说一样,我在卡槽式设计的城堡外壁突出,红酒冰桶,投石器,男爵,等等部分都在我脑海里画了重点,算是该怀疑的部分都有了注意,日本的一些作者有类似的通病,就是会在应该不经意间提供的重要线索处树立“此地无银”的标记,《双月城》的作者也一样,会让人觉得略显造作,谜题揭晓的过程几乎没有惊天逆转,另一个不算高明的地方是,在解谜期间仍然有许多设定谜题的篇章里完全未曾提及的信息,这对缜密型推理阅读爱好者来说算是一种败笔,会令人产生“这你之前也tm没说啊”的不悦。

在很久之前也是参加鉴书团活动时,与《伴星》的作者有小小的互动,其实那时候她就问过我是不是能提供我认为合格的推理谜题设计,因此这里我想表达一下我期待的推理小说的阅读体验,

  1. 叙事清晰,语言表达到位,对谜题的信息尽可能展现在解谜前的篇章里,可以令读者做适当的推理,但最终要超脱大部分读者的预判。

  2. 谜题设计精巧,合理,令人信服,不必太多笔墨去做后续说明。

  3. 做到以上两点,只是我认为的合格作品标准,如果可以在作品中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可以通过不同主题的作品将趣味的史料和特定行业背景融入其中,令我们合上书的时候附带享用了额外的知识大餐,我认为这是所谓上品。

好了,呓语完毕,以我这个不怎么标准的标准来看,《双月城》在这三个标准上都处于及格以上,第三条做得略好一些。不过,这类谜题的设定有些过于细腻,在全篇角色没有一个日本人的情况下,我很难想象所有参与犯案的人物都有如此细腻到异常的脑回路,个人观感是“这很日本,但是很不德法”。书后看到作者的参考文献,有超过八成是日本研究者的著作,不知道这是否可以印证我的一种偏见“这个故事是构建在二手资料建立起来的舞台上”。

由于嗜读艺术趣闻型的书籍,对书中的马克西米利安式盔甲和洛可可式鸢尾壁纸可以做到直接脑内图形再生,因此我整个阅读部分不必去频繁寻典令我十分舒适。我几乎阅读了可以买到的中野京子的所有作品,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日本人研究西方艺术,记忆中她对画作背景的解读,出发点是一种非日本式的思维,这应该与她本身是德语学者有关系吧。

最后,书中的命案数量略多,要构成如此多的命案,需要参与犯罪的人物就会变多,那么用于隐蔽犯罪者的嫌疑人群体自然也会增加,这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会让描写笔力分散,我在读完回想的时候,对城堡本身的印象清晰度远远大于托马森(受害者之一)的印象。这个也是对单一视角阐述型小说的巨大挑战吧,因为书中不存在上帝视角。最后,有两点是我对此书最不满意的:

  1. 用投石机对窗投射人头,击穿木窗滚落室内中心,太过于冒险了吧,弗里茨是平时没事就练习炮打塔窗嘛?库里三分命中率也才42%啊!

  2. 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的谋杀,都不应该出于个人情感给予包庇,不过我认为这样写本身没问题,不如说这给出了另外一种答案。

Kid & Overwatch
2016年我买了PS4,随机购买的游戏有两个,Journey 和 Overwatch,Journey很快就通关了,评价是“十分雅致,是游戏艺术品”,从此束之高阁。 而对Overwatch我属于一见钟情的那种,一直玩到今天。

那时候跟知近的朋友,我详细描述OW的人物设定和世界观设计是如何符合我的审美观,甚至人物idle态的时候的呼吸都通过精心设计的小动作表达人物特性,对战中打击手感之好,目前我仍然没有找到更强的竞争者(也许还是我后续就很少玩其他在线FPS竞技游戏了吧)。而对于普通朋友,我只简单表达为:“我喜欢Tracer的屁股”。

为了玩OW,我克服了许多困难,比如说用手柄玩FPS射击游戏,这花了我超过一周左右的时间适应,才开始熟悉定位空间感,一个月左右后,我终于可以游刃有余地操作Tracer取得胜利了。从那时候开始,我儿子开始接触OW,并和我一样爱上了这个游戏,他起手玩FPS就是手柄,可以说是高标准了,那时候他6岁,一开始只是在边上站着给我加油,第一次他驾驶着D.VA跑起来的时候他笑的十分开心。另外一个要克服的问题就是在中国玩国际版要命的弱网络连接问题,连接失败,中途断开,进不去战场,导致我们很少打排位赛,只能玩快速匹配,但是我和儿子一直乐此不疲,可能是原始版本的OW的匹配算法问题,我们很少会被分配到做Damage英雄,Tank其次,我和儿子都被磨练成了Support英雄型玩家。

从那时开始,7年过去了,太多事情发生,我再次离开家去北京工作,夫人带着儿子自己在家,回想起来跟儿子聊得最多的话题里,绝对是有OW的,我在北京时借用了白爷的PS4,于是我们可以在异地登录同一个账户,也算海上升OW,天涯共此时了。想到我不在他身边陪伴的日子里,他小小的身影坐在我家里的书房,投入地操作着Zeyata把五连发的铁丸子怼到对方脸上将对方Eliminated,然后兴奋地把战斗回放用妈妈的手机录下来发给我 ,希望得到我的称赞。也因此儿子十分盼望我的每次回归。我由衷地感谢OW帮助我在身处异地的情况下跟儿子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情感连接。

处于OW1时代,虽然由于我们的网络原因不太能尽享心心念念的进攻英雄的快感,但是持续不断的新英雄加入,联盟赛事的开打,各种活动的展开,让我们一直心生期待,儿子学会了自己通过网络看游戏介绍后,更加多的讨论细节开始丰富起来。OW在进入中国运营的整个过程中,我都完全没有尝试过跟国内玩家对战,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不想我的儿子经常听到来自母语的谩骂声回荡在OW里,更不用说使用外挂的卑劣行径,这在国际版本的战斗里我们很少遇见,儿子时常遇到低龄的日本或者韩国玩家,虽然言语不通,但是他完全可以感觉到对方在自己失误时表达的安抚,和团队战斗的意愿。
我一共购买过三个版本的OW,PS4上的OW1 origin和OW2 Watch point Gibraltar Beta版本,以及Switch上的Origin。在进入OW2之前,我完全不介意为它再付款一次,我和儿子虽然会吐槽新的战令系统和开始收费的新英雄,我都力所能及的去支持这难得的深爱的在线对战游戏,进入OW2之后我们比较开心的是,也可以很快匹配到Damage英雄了,网络稳定性也有改善,让我们开始练习很多之前不擅长的英雄,比如儿子就开始经常用Widow Maker和Reaper,而我最近十分热衷用Mei。

Steam平台上OW2被一度骂成历史最低游戏时,二弟曾经在聚会时特意跟我提及,我很不开心,在我看来,OW开发团队本身是极其优秀的,只是运营团队劣化,加上暴雪自己多年来惰怠后诱发的收购动荡,导致看着OW时,好像看着出身名门的优质少年被迫接受不良教育后开始卖艺。那吐槽的声量如此激烈,难道不正是怒其不争的用户心声嘛。

最近Overwatch 2和LE Serrafim联动推广,我第一时间去学习LE Serrafim的发音,看了MV《Perfect Night》,并准备去买对应的皮肤。我特意在孩子周末要开始补课前,安排他看了MV,尝试让他保持热爱,并诱导他喜欢金彩元。而联盟赛谢幕之后,本来感觉可以要开始败坏,不过紧接着OW世界杯开打,让我松了一口气。

今天我写下这样一个略微长的blog,是因为我刚刚得知中国队这次的参赛,是通过一种特殊邀请资格,就是说是没有经过预选赛,直接进入36强,我在论坛看到有人激烈地怒斥这个不公平性,进而攻击中国是比肩俄罗斯最不适合居住的国家。希望这些其他国家的玩家,可以理解现在在中国玩Overwatch这样一个国际性的游戏的难处,出于这样的网络管制现状,想必参加预选赛也是无法达成的吧。不过我们的选手这一次没有如联盟赛时表现得那么糟糕,现在两战完胜积分小组第一。
Invited

这是陪伴我儿子成长的游戏,我们都希望她持续发展下去,请加油!

0%